(资料图)
6月5日下午,恰逢世界环境日,为共同谋划中德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美好蓝图,江苏省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汉堡驻中国联络处主办的2023年中德企业可持续发展交流会在上海外滩召开。
德国是“可持续”理念的发源地。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写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后,德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相同的时空背景下,太仓——中国一座既临沪又沿江的江南小城,则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发展对德经贸合作,吸引了近500家德企安家落户。太仓三十年来的发展,在经济腾飞的同时兼顾环境、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的持续发展,可以说是中德全方位合作的缩影。展望未来,中德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太仓与德国企业的合作蕴含着巨大潜力。
太仓市高新区负责人毛雅萍,汉堡驻中国联络处首席代表潘桦,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蒋健,拜尔斯道夫集团企业事务总经理雷开霆,瑞典商会上海会长林登(Per Linden),德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友人协会名誉副会长程慧玲以及40余家中欧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汉堡驻中国联络处首席代表潘桦和太仓市高新区负责人毛雅萍分别在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潘桦介绍了汉堡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和新能源战略;毛雅萍则以太仓高新区中德可持续发展合作作为案例进行了介绍。
一直以来,太仓高新区都在努力营造满足德企发展需要的“德国生态”,在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同样重视可持续性发展和环保低碳发展,对标国际,打造绿色低碳之城。积极响应国际国内碳达峰和碳中和总体规划目标,打造有太仓特色的中德低碳园区,努力就实现园区经济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在GPD单位能耗、绿色产业布局,以及污染排放指标上,一直位于江苏乃至全国工业园区前列。
毛雅萍表示,去年1至8月,太仓高新区得到了一组“截然相反”的数据:在这8个月,高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83.93亿元,同比增长7.1%,然而1至8月全区单位产值能耗0.023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20.5%。原因即是近年来高新区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不断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绿色化改造项目。
以太仓最大的德企舍弗勒为例,该公司多年来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符合绿色发展的汽车、工业产品和解决方案。2017年10月,舍弗勒大中华区启动“工业废水‘零’排放”的项目。目前,每天约200立方米的工业废水通过这些设施进行处理及再利用,再利用率超过85%。公司以能源管理体系为平台依托,积极推进节能改造和太阳能发电系统。2021年以来,舍弗勒坚定落实中长期节能改造计划。2021年舍弗勒太仓生产基地实施了23个节能改造项目,包括热处理工艺干燥温度优化,清洗工艺常温清洗改造等一系列举措,实现项目节能量286万度电,降低二氧化碳碳排放2151吨/年。2022年太仓舍弗勒生产基地实施了18个节能改造项目,项目可实现节能量293万度电,降低二氧化碳碳排放2204吨/年。
今年4月,太仓高新区出席了德国巴符州与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共同举办的中德碳达峰活动,分享了中德能效网络小组项目,引起了很大关注,目前太仓高新区也在与KIT探讨长期合作,共同搭建太仓高新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