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大省,点“绿”成“金”。在2022年国内31个省份的生产总值排名中,福建省位居全国第八,增速4.7%。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的节能降耗水平居全国前列,绿色经济仍然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力,绿色金融、绿色资管的创新发展屡有新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发展高质量绿色资管,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将于5月23日在福建南平启幕。“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高速发展,中国资管行业迎来转型新机遇,而福建的绿色金融、绿色资管表现出典型性的发展。作为生态强省,福建如何打造资管行业新高地?
政策引路 蓄好绿色金融“活水”
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福建积极构建绿色金融规则指引体系。近年来,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会同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等单位制定了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绿色银行评价方案、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若干措施和产融结合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措施等一系列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金融机构挂牌设立绿色金融中心、绿色金融事业部等185家绿色专营机构。
此外,不断探索绿色金改的新路径,福建经验优势明显。除了在三明、南平开展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福建还支持厦门申创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累计推广四批次共31项绿色金融可复制创新成果,其中三明林票制度改革、南平顺昌“森林生态银行”运行机制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推广,“绿色金融+绿盈乡村”服务模式作为2021年中国银行业协会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有政策助力,更有“真金白银”来保障。福建省级财政每年给予试验区800万元绿色金融专项经费补助。南平市级整合1亿元资金设立“绿色金融资金池”,建立“政银保担”风险分担模式,由政府给予财政贴息、银行机构发放绿色优惠贷款。三明市建立绿色金融风险资金池,与省级财政1:1比例配套经费支持。厦门市设立绿色金融奖补资金,实施绿色信贷增量奖励0.02%。
绿色资管 助力实体经济转型
至2022年末,福建省绿色贷款余额6097.14亿元,同比增长48.34%,全年新增绿色贷款1959.74亿元,绿色信贷投放增速明显。
在绿色融资渠道持续拓宽方面,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支持和鼓励市场主体发行绿色债券,至2022年末,支持省内18家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融资209.88亿元,全省14家次绿色上市企业实现股权再融资和债券融资(含银行间市场融资)1188.44亿元,2家新三板绿色挂牌企业(南方制药、上源环保)实现融资2.66亿元。
自2020年10月起,福建启动三明市、南平市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有力带动全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在绿色评价认定、绿色融资统计、绿色奖励政策方面实现“三率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绿色投融资体系、金融机构服务体系。
三明市创新推出“光伏贷”“电力E贷”等金融产品,先后支持华电(沙县)新能源公司小吃城产业园光伏项目1600万元、尤溪城南工业园热电联产项目9000万元、大田县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2.05亿元;创新推出“水质指数保险”“碳汇资产价格指数保险”“国有林场林业碳汇指数保险”“林业碳票收益履约保险”等保险产品。南平市建立了绿色金融创新“监管沙盒”,已入盒测试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碳中和网点创建等7个创新产品;同时,推动绿色创新产品提质扩面。“林业绿金、工业绿金、农业绿金”等系列产品发放贷款突破20亿;“科特贷”“政银担—科特贷”“科特e贷”等政府增信科技特派员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超4.6亿元。
数字优势 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2020年9月,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以下简称“金服云”平台)正式上线,作为福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的“桥头堡”,平台通过“数据+政策+金融+生态”有机融合,服务于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缓解各类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截至2022年末,“金服云”平台累计入驻金融机构118家,发布606款产品,覆盖省内设点经营的主要银行,打通外部平台19个,注册用户超25万户,累计解决融资需求超6万笔,其中普惠小微贷款占比超98%,累计帮助5万余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金额突破2100亿元。
“金服云”平台主要发力构建提升“政策性金融、数字化金融、场景式金融”三个金融能力,从而帮助金融精准滴灌实体,激活市场活力。尤其是在构建场景式金融方面,建设“乡村振兴专区”帮助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快速解决融资需求;在福建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对接省“科特派”平台,科技特派员与金融服务专员结对子,为“科特派”插上金融的翅膀。
以生态高颜值、经济高质量为发展目标,福建将继续发挥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的“双核”优势,以大资管服务实体经济,以“绿色”加速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