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近70万的教师缺口岗位,农村地区想找到一个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印度虽然也重视高等教育,但按照种姓制度造成的阶层分化也注定了高等教育只是贵族的特权,再加上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人将英语视为“第二母语”。
而且印度是通过非抵抗的方式从英国独立出来,印度和西方国家并没有形成仇深似海的敌视,所以语言上的无障碍沟通,加上花花世界的吸引,印度被英美等国虹吸了大量的人才,就比如英国首相苏纳克、美国副总统哈里斯都是印度裔。
所以说在没有爱国为底色的教育当中,印度实施的教育注定具有只惠及高种姓人口的片面性和为美英做嫁衣的局限性。没有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带领,印度仅依靠国内4.7%的受过技能培训的人口,很难实现真正的崛起。
(资料图)
静夜史认为,印度人口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不仅不会迎来“人口红利”反而会迎来“人口炸弹”。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印度在独立后的60年当中,人口数量从1951年的3.61亿增长至2011年的超过12亿,翻了将近三倍。
“干啥啥不行,生娃第1名”成为印度特有的标签,印度人的疯狂造娃加上养生理念提高寿命,导致印度人口增长模式挂上5档,开启狂飙状态。世界上25岁以下的人口,每5个当中就有一个来自印度,这证明了印度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爆发的人口最终会造成工作岗位的狼多肉少。就业岗位供大于求也就会导致薪酬降低,届时印度的贫富差距将再一次被拉大,普通人民的生活水平将难以得到保障,到那个时候,静夜史认为再慈祥的佛也会成为面目可憎的金刚。
贫穷和疾病会让人们社会产生严重的不满,再加上大家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很难保证不会做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出格行为,到那个时候“人口红利”可能谈不上了,而“人口爆炸”将会让印度分崩离析。
毕竟在英国统治印度半岛之前,“印度”这个词本就是一个松散的地理概念,而且印度各土邦之间本就不是铁板一块,大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而大打出手从来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到最后如果印度通过民众互戕的方式来控制人口总数,这虽然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但也不禁会让人唏嘘。
多有疏漏,烦请指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