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至少还有70%的特医食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特医食品产业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导致我国患者营养不良现象普遍,进而影响治疗和术后康复效果,甚至导致死亡率升高,并发症增多,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提高,再次住院率提高等。
特医食品通俗来说就是病人吃的饭,由于病人病症不同,需要的营养支持也不一样,在普通食材中很难找到并满足,所以需要精确配伍和工业化生产才行。特医食品市场需求巨大。未来特医食品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不仅因为人数刚性的增长,更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命已经不仅是长度的要求,也有质量的要求。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7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相关资料图)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简称特医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我国对特医食品实行严格的注册审批管理。根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29922-2013),按照使用人群年龄划分,特医食品可分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中后者可进一步分为全营养类型、特定全营养类型、非全营养类型。
特医食品产业链上游市场参与者包括特医食品生产所需配方原料供应商。产业链中游环节主体为特医食品生产企业,业务范围涉及特医食品系统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类型涵盖乳制品企业、药品企业、保健品企业等。产业链下游涉及特医食品消费场所及消费人群,其中消费场所包括二三级医院、社区医院、社会药店、养老机构以及线上渠道(特定全营养类型除外)等。从地域分布来看,目前获批的特医食品企业形成了“东部沿海地区为核心,南北地区协同发展”的格局,江苏、浙江、山东、广东、黑龙江特医食品产品获批数量较有优势,其中江苏依靠6家特医食品生产企业已获得11项特医食品注册证,在国内遥遥领先。山东和浙江各以5项注册证成为国内排名第二的特医食品产业聚集地。
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2023
现阶段,中国特医食品销售渠道多集中在三级和二级医院,患者需在医生处方形式及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特医食品。相比之下,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实施特医食品审批制度备案制,除医院外,特医食品产品还被准许在社会药店、康复中心、超市等场所销售。随着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社区医院在慢性病治疗与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营养治疗是慢病管理的重要内容。未来,在中国大健康市场以及慢病管理不断规范影响下,特医食品销售渠道将向社区医院、社会药店以及线上渠道等不断拓展。
政策背景新规拟将特医食品纳入医保范畴,产业临床销售将实现新突破。2021年8月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提供其他收费项目分类具体信息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结合本地政策和工作实际情况,增补所需的其他收费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特医食品等类别。这一消息引起业内普遍关注,《通知》的发布为特医食品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随着认知度不断提升,我国特医食品市场发展速度加快,成为大健康产业的新蓝海,进入布局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医药企业、保健品企业、乳制品企、食品企业等纷纷进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国内企业发展时间较短,现阶段我国特医食品市场中,纽迪希亚、雅培制药、雀巢公司等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企业在产品多样性、口味口感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布局特医食品的企业类型较多,其中,医药企业研发实力强、生产技术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销售渠道布局完善,在特医食品行业中具有天然竞争优势,未来发展潜力相对较大。
未来特医食品将以明确身份通过医生处方的形式在医院肿瘤、内分泌、外科、ICU等临床科室应用,且在人口老龄化、下游需求不断加大及医院营养科建设发展等因素驱动下,特医食品凭借在临床营养支持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市场规模将持续保持增长。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特医食品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未来,特医食品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7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